《河南日報》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平煤神馬集團調結構促轉型升級發展記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
——平煤神馬集團調結構促轉型升級發展記
來源:河南日報 記者:張建新
從地毯絲到防彈頭盔,從鋰電池到光伏電板,從液晶顯示屏到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從高鐵軌距擋板到載人航天飛船降落傘骨架,這些看似“高大上”與煤炭毫不相關的產品,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拓性創新的“一線牽”下,它們均成為一個大家庭的成員。
作為新中國自行勘探設計、開發建設的第一個特大型煤炭基地,近年來,平煤神馬集團堅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持之以恒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構建起以煤焦、尼龍、新能源新材料為核心產業的產業新體系,探索出一條特色轉型發展道路,發展成為跨區域、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國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
“調”出一片新天地,“轉”出一片新氣象。2016年,平煤神馬集團戰勝了持續4年之久的經濟下行困難,挺過了建礦60多年來最為艱難的時期。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6億元、利潤4.6億元,均創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平煤神馬集團用生動的實踐演繹著浴火重生的“美麗蝶變”。
立足煤“瘦身健體”“粗糧做細”并舉
白高帥曾是平煤神馬集團高莊礦的一名井下電工,如今,他轉崗到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恒銳新公司任人力行政部行政專員。從“藍領”到“白領”的轉變,讓這位90后大學生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高帥”。
僅2016年,平煤神馬集團就關閉礦井14對,壓減產能503萬噸,有近2.5萬名像白高帥一樣的轉崗工人得到妥善安置。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保護壓力加大的形勢,平煤神馬集團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煤炭產能上做“減法”,主動淘汰過剩產能,堅決關閉一批資源枯竭、無市場競爭力的煤礦,把煤炭產能壓縮至年產4300萬噸,為企業謀取新的發展空間。
近日,來自陜西地區的6000大卡高熱值動力煤,陸續抵達平煤神馬集團兩大配煤中心——中平煤電公司和魯陽煤電公司。
產煤大企為何還要外購煤炭?根據全國市場動力煤過剩、精煤供應短缺的現狀和自身低熱值動力煤占比重大等實際,平煤神馬集團不斷優化煤種結構,統籌好電煤和精煤兩種資源,在“瘦身健體”的同時,大力實施精煤戰略,研發適銷對路的系列產品,煤炭產品由過去的7種增加到目前的21種,將低熱值原煤通過與高熱值煤配洗,升級為高附加值精煤產品,不斷把“粗糧做細”、把“細糧做精”,全力打造品種多元、市場細分的產品超市,實現煤炭產品綜合效益最大化。
延伸煤打通多條“黃金”產業鏈
在平煤神馬集團首山化工公司,高達7.63米的大容積焦爐在把精煤就地轉化為焦炭的同時,通過配套化生產回收項目,將焦化過程產生的焦爐煤氣全部綜合利用,形成從焦炭到甲醇、二甲醚、苯加氫等32種化工產品的產業格局,實現了煤炭由動力燃料向化工原料的延伸。
近年來,平煤神馬集團立足于“延伸煤”的理念,在尼龍產業上做“加法”,不斷將產業鏈條由“短”變“長”,傾力打造了多條全國一流、高附加值的“黃金”產業鏈:
——通過焦爐煤氣制氫,連通上下游產業,使煤炭采選和尼龍化工兩條產業鏈成功對接,實現了從原煤到焦炭、氫氣,再到尼龍66鹽、工程塑料、簾子布、氣囊絲等高端產品的延伸,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龍化工產業鏈。
——以焦爐煤氣提取的煤焦油為原料,開辟深加工之路,打通了“原煤—焦爐煤氣—煤焦油—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鏈,為集團成為世界一流的炭素生產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焦爐煤氣提取氫氣合成硅烷,制造出純度高于國際標準的“中國硅烷”,打通了“光伏硅刃料—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切片—鋰電池隔膜”戰略性新興產業鏈,實現了煤化工與新興能源產業的完美對接。
在把產業鏈條由“短”拉“長”的同時,平煤神馬集團也實現了將質量效益由“低”變“高”、發展模式由“黑”變“綠”的飛躍。
一條20多公里長的輸氫管道,把首山化工公司從焦爐煤氣中提純出的氫氣,輸送到了尼龍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生產尼龍產業的原料。得益于此,尼龍科技實現了從一個小化肥廠到中國尼龍城核心骨干企業的“逆襲”。
產業鏈條的不斷拉長,使資源在產業鏈中耦合共生、聚變增值。目前,平煤神馬集團工業絲、簾子布、糖精鈉、硬脆切割材料產能均為世界第一;尼龍66鹽、工程塑料產能亞洲第一……一個“百業俱興”“百花齊放”的局面已經形成。
超越煤非煤產業“五分天下有其四”
8月17日上午,葉縣保安鎮馬頭山8000多畝的山體上,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奪目的光彩,看上去十分壯觀。平煤神馬集團葉縣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省目前單體最大的光伏電站。
立足于新興產業做“乘法”的思路,平煤神馬集團不斷加大資金、技術、人才投入,加快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的步伐,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
“別看我們的管道一副傻大笨粗的樣子,但內壁比鏡子還干凈、光滑,其中輸送的高純度硅烷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使產品價格由最高每噸200萬元降到40萬元?!?/span>8月16日,河南硅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前進對記者說。
硅烷有“特氣之母”的美譽,高純度硅烷又是芯片的原材料,得“芯”者得天下。然而,這種稀缺產品過去全部依靠進口。河南硅烷科技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研發,生產出99.999999%的高純度硅烷,成為國內唯一掌握規?;柰樯a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助力“中國芯”制造邁上世界領先水平。
近年來,平煤神馬集團充分發揮“產業特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做大高純度硅烷、電子級多晶硅、鋰電池負極材料等新興產業,大幅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產品比重,從偏前端、偏低端、低附加值的產品向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轉變,促進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
“這是我們在國內獨家開發的電鍍金剛線,較傳統硅片切割工藝,速度提高了2至3倍?!?/span>8月17日,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助理、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毅指著一根直徑僅60微米、相當于頭發絲粗細的電鍍金剛線自豪地說。
1992年易成新能源公司還是一家不足百人的安置型集體企業,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十余家子公司的投資性控股產業集團、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由不足千萬元增長到5億元,增長63倍,資產總額由1400萬元增長到63億元,增長440倍,實現了“裂變式”發展,奠定了其在國內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
25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由單一到多元、從中原到全球。易成的傳奇是平煤神馬集團持彩練當空舞、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在全集團近1500億元的營業收入中,非煤產業占1200億元,實現‘五分天下有其四’?!逼矫荷耨R集團副總經理萬善福說,“我們正在以‘四個轉變’戰略構想為引領,加快由規模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由傳統產業向傳統產業提升與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并重轉變,由實業經營向實業與資本雙輪驅動轉變,由傳統國有管理體制向全面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span>